旌湖河畔 - 德阳智慧城市让生活更有温度
标题:
神八飞船开启浪漫之旅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明
时间:
2011-11-2 13:14
标题:
神八飞船开启浪漫之旅
天宫一号等待太空相拥
新华社甘肃酒泉11月1日电(记者贾永 白瑞雪 李宣良) 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使命的神舟八号飞船,1日5时58分07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开始追逐天宫一号的漫漫行程。
为神八送行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喷出礼花般的绚丽尾焰,绽放在秋日黎明的戈壁滩上空。
6时07分53秒,船箭分离,神舟八号进入预定轨道。随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发射成功。此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相距近10000公里。
未来两天内,神舟八号将沿着陆、海、天基“三位一体”测控网铺就的赴约之路,在中国上空完成交会对接,结成相依相拥的“太空舞伴”。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全掌握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32天又8个小时前,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从同一发射塔架升空。绕地球飞行485圈之后,这枚中国目前体积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已降轨进入距地面约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八号前来相会。
相约太空——人们赋予浪漫想像的交会对接,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看来绝非坦途。神八飞船要通过5次变轨、4次“刹车”,经过将近130万公里的远行,才能一步步“逼近”天宫。
“两个以7800米/秒速度飞行的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准确会合,精度要控制在十几厘米之内,这就如同‘太空万里穿针’,比我们常说的‘百步穿杨’难多了。”周建平解释。
“确保精度的第一关就是发射。”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说,神八发射实现了“零窗口”,也就是在正负误差不能超过1秒的情况下准时发射,确保了飞船精准入轨。而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传感器,将确保两者的“相拥”无缝对接。
根据工程规划,2012年底前,中国还将进行神舟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试验,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这意味着,在与神舟八号先后对接两次后,天宫一号将继续为期两年的在轨运行。
据介绍,执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初步选拔,包括两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乘组正在按计划开展交会对接任务训练。
作为人类开展空间探索的最佳平台,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最高目标,而交会对接技术的掌握将为中国建设空间站奠定坚实基础。
神舟八号搭载了中德两国合作的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周建平说:“未来中国的空间站也将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
此去太空会天宫
——神舟八号发射全记录
夜色中的戈壁滩,胡杨树拖曳出长长的影子。
同样扎根在这戈壁之中的,是那座高耸的火箭发射塔架。她像一位送别儿子的母亲,把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轻轻挽入臂中。
如果把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看成是一对热恋情侣的盟约,那将是这个季节里最浪漫的事情。
秋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八号飞船从这里出发,他,和天宫有个约会。
等待:相约在32天后
天宫一号像个羞涩的少女,早早来到约会地点,一圈一圈地踱着步,等待着心中的“恋人”。
她,需要在太空中徘徊512圈,才能等来神舟八号的发射。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T1火箭托举升空。经过582秒的飞行,器箭分离,天宫一号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47公里的椭圆轨道。
此时,距与神舟八号约定相会的时刻,还有32天又8小时28分。
先期到达的天宫一号在太空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需要通过多次变轨,才能到达神舟八号能够找到她的地方;需要对测量设备、对接机构性能以及停控、倒飞等功能进行测试,在确保设备工作正常后,才可以握住神舟八号热情洋溢的手。
按照交会对接方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后,飞船的电源系统将不再工作。天宫一号将把100伏的高压电转换为低压后,提供给神舟八号,让神舟八号保持充足的“体能”返回地球。
早在10月30日,距神舟八号发射还有约40小时、距太空之约还有将近4天前,天宫一号就已完成所有准备,进入高度为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同时调相180度,望眼欲穿地等待神舟八号出现。
10月31日10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宣布,天宫一号平台运行稳定,设备工作正常,各项功能和性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
倒计时由此开始。
待发:精确成为关键词
赴天宫之约,中国航天人为神舟八号发射做了充分准备。
10月26日上午,发射场阳光明媚,少云,风速每米4至6米。发射厂房的六扇纵向大门徐徐打开,船箭组合体经过一条长1500米、宽20米的无缝焊接重型钢轨轨道,历时近两个小时,垂直运至发射架。
虽然从外形上来看,神舟八号与以前的飞船并无太大差别,但这艘飞船的技术状态改进达百余项,涉及飞船系统、推进舱、舱内和舱外摄像机、电源分系统、总体电路等多个系统,其设计状态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设计的,并加装了对接机构,具备了交会对接的基本形态。
为了发射天宫一号,长征二号F火箭进行了170多项改进。而这一次,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20余项改进。
浩瀚的太空,留给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这对情侣相会的时间和地点近乎苛刻。只有做到发射“零窗口”、火箭入轨“零误差”,才能把飞船精准地送入预定轨道,让他与她在两天后顺利相见。
精确,是交会对接的关键词。
10月31日10时,火箭开始加注燃料。在专业人士看来,这意味着火箭发射进入不可逆阶段。长达8个小时的时间内,全长58.3米的运载火箭将加注约454吨的特种燃料。
这一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告别了持续多日的艳阳,天色阴沉、气温突降,早起的人们还看见了飘落的零星雪花。
有人说,那是因为舍不得神舟八号的离去。
作者:
小明
时间:
2011-11-2 13:15
发射:创造间隔最短记录
戈壁的夜空,很容易让人想起一首流传已久的童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11月1日的这个凌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人入眠。
发射时间瞄准5时58分07秒。
负4小时,气象专家再一次提供精确预报:少云,风速4至6米,能见度20公里,发射窗口时间气象条件良好。
此时,各系统人员已经完成了准备工作。
此刻,巨大的探照灯照亮半个夜空。100多米的发射塔架,在10公里外都能看见。
负2小时,负1小时,负15分钟,塔架工作平台缓缓打开,乳白色的船箭组合体展现出来。塔架上,最后一批陪伴神舟八号的工作人员按预定程序登车撤离。
负1分钟,地面供电自动切换为船箭组合体自供电。船箭组合体已经做好飞向太空的准备。
“……5、4、3、2、1,点火!”零号指挥员下达倒计时指令。
事实上,由于天宫一号发射计划推迟了一个月,从天宫一号到神舟八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创造了连续执行两次载人航天任务间隔最短的历史纪录,这对发射场人员的精神状态和设施设备的状态转换是巨大考验。
吐着巨大的橘红色火焰,重达497吨的火箭轰鸣了约3秒时间,稳健起步。
期待:相会在祖国的上空
夜空中的火箭尾焰,像一盏耀眼的孔明灯,反衬着黑暗中火箭修长的身影。
站在发射架1.5公里外,记者能感到大地在颤抖。
583秒后,夜空中那道美丽的弧线渐渐消去,神舟八号进入预定轨道,消失在灿烂星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展现出热情、奔放的青春活力,主动寻找、对接天宫一号。
按照交会对接方案,神舟八号将在地面测控系统的引导下,经历5次变轨,从初始轨道转移到与天宫一号同一轨道。当两者相距约52公里时,神舟八号安装的通信系统,将收到来自天宫一号的信号。
进入寻找、接近和平移靠拢阶段,神舟八号将不停地通过自身的微波雷达等装置,寻找、靠近天宫一号。为了防止与她擦肩而过,神舟八号还首次安装了平移发动机,平行移动调整位置,准确对接。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50分钟。
5公里、140米、30米,他和她最后一次驻足凝望。神舟八号再次缓步前行,主动伸出他的双臂。按照交会对接方案,这一次的对接,由神舟八号平伸出捕获环,在15分钟内主动捕获、缓冲、拉近、锁紧天宫一号。
如果这一切顺利到来的话,属于中国空间飞行器的太空初吻,将在2011年11月3日凌晨来临。
那一刻,天宫一号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542圈。
那一刻,他和她,就在祖国的上空相会。如果天气晴好,人们从天文望远镜里,可以看到他们依偎的身影。
新华社甘肃酒泉11月1日电
让我们共同期待
追逐天宫——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使命的神舟八号飞船,11月1日5时5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开始了中国航天的崭新行程。
未来2天内,神舟八号将与已在轨飞行32天又8个小时的天宫一号,在中国的上空“牵手相会”。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将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太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作为与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相并列的载人航天三项基本技术之一,空间交会对接以其难度大、风险高而著称。正因为如此,当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橘红色的尾焰在这个深秋的黎明,从人们视线中慢慢消失时,一个民族的共同期盼也被带进了茫茫太空……
遥望太空,人们共同期待,期待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深情相拥。
站在地球上的人们也许无法想像,以7800米/秒速度飞行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343公里外太空中交会的那一刻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在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300多次交会对接中,曾出现过多种多样的挫折,甚至发生过相撞事故。然而,从陆地到海洋,从天空到太空,人类探索脚步的哪一次延伸不是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我们随时准备面对困难和挫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的措施来降低风险,防范失败。”对方案严谨设计、对计划科学论证、对质量锱铢必较、对管理精细追求……这一系列凝聚着成千上万航天人智慧和心血的精益求精,保驾着中国首次太空相会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瞬间。
遥望天宫,人们共同期待,期待中国的空间站早日遨游苍穹。
只有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才能建造长期在轨、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才能更有效地开发宇宙资源。作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二步中的关键环节,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将为开展更大规模的载人航天活动奠定基础。
可以想像,随着交会对接的成功,广袤的太空将会出现更多、更活跃的中国身影:在近地轨道组装大型空间站,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研实验;组装飞往月球、火星等天体的飞行器,让中华民族一个又一个千年梦想成为现实……正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袁家军所期望的,那时中国在世界航天格局中占有的将不再是“一席之地”,而是“一片天地”。
遥望神八,人们共同期待,期待中国航天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早在45年前,人类就实现了两个航天器之间的首次交会对接。追赶世界航天领域先进步伐的中国航天人,同样在太空中一次次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自豪。飞船从无人到有人,航天员从一人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从1999年那个深秋开始,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
今天,虽然人类已进入享受“太空文明”的时代,然而,相对于无限的太空,人类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在神舟八号上,中德两国科学家联合开展的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国际合作的新篇章。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天起,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着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努力。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瞩目神八,遥望天宫,让我们共同期待,期待成功对接的壮美时刻。
新华社酒泉11月1日电
记者手记
作者:
小明
时间:
2011-11-2 13:15
2020空间站有多远?
新华社甘肃酒泉11月1日电(记者 白瑞雪) 直到神舟八号在晨曦中朝着天宫一号绝尘而去,我才惊觉,时间也正如这空间距离一般脱弦飞逝。
2020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成空间站的预定年份。若不是此数字几天来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的稿件中,没心没肺的我绝对不会对这个遥远的日子生出任何严肃的思考。
但,有人早就急了,好像今天就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
——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我们正在抓紧研制大运载火箭,抓紧规划重型火箭……”
——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日程已经很紧张了,不加快征集和论证空间站实验项目就来不及了……”
多么奇妙的感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这个秋季,在这片万里黄沙千古胡杨的戈壁滩里,时间似乎发生了扭曲,一把将2020年以及与之相系的中国空间站蓝图拉到眼前,触手可及。
用个通俗的词来说,这就叫做“紧迫感”。这群为航天而痴而迷的人是被时间追赶的人。唯有站得高、看得远、走得快,才不会被时间抛在后面。
想起前日采访认识近10年的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这一次再见,印象中年轻帅气的他鬓角竟隐隐有了白发。忆及每次发射的压力与喜悦,他哭了。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无声地哭。想必是,再咸的泪水也流不尽这些年的杂陈五味。
航天人的喜忧应该是相似的。经年坚持只为一步步筑就天梯,谁不是把那年华付了天宇?
当年的艾敬一遍遍唱“1997快点到吧”,我以为那只是文艺腔的声声唤,没想到1997猛地就成为上个世纪的故年了。
当年的第一艘神舟无人飞船悄无声息升空时,中国航天员的飞天之旅听来还有点科幻,没想到杨利伟、费俊龙等很快就前赴后继地在太空中睡觉吃饭翻筋斗了。
2020年不遥远,属于中国的空间站不遥远。
岁月如斯,我们就这样走过。
神八发射创造中国火箭
入轨精度最高纪录
新华社甘肃酒泉11月1日电(记者 白瑞雪 李惠子) “我给它打100分!”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托举神舟八号飞船精确入轨后,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这枚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一起,创造了中国火箭入轨精度的最高纪录。
1日5时58分07秒,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点火起飞。在经过583秒的完美飞行之后,它成功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30公里的初始轨道,踏上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施交会对接的旅途。
32天前,长征二号FT1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一塔架起飞,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刘宇把这次发射的入轨精度形容为“命中10环”。
“将飞行器送入最完美的轨道,就是火箭和我们火箭人的最高使命。”刘宇说。
与此前发射7艘神舟飞船的火箭相比,用于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这两枚火箭经历了100多项技术改进,可以说是全新的火箭。发射神舟八号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第一次采用先进的迭代制导技术,将入轨精度提升了一个量级。
这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第9次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9次飞行。
背景资料
远望六号航天远洋测量船
新华社远望六号船11月1日电(杨雷 陶正齐) 正在南太平洋海域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远望六号航天远洋测量船,是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也是我国最新下水的一条航天远洋测量船,于2008年4月12日建成交付使用,隶属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远望六号船总长200余米、宽25米、总高40余米,满载排水量2万余吨,设计航速18节,最大抗风能力12级,可在南北纬60度以内海域航行,海上自给能力达100天。
远望六号船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测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主要承担飞船、卫星的海上测控任务。船载设备集成了当今造船、导航、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信息网络等最新技术;船员住舱为标准间,内有卫生间、电视、空调;共有4个餐厅,采取自助餐方式就餐;船上还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健身房、游泳池等设施……为船员提供了便利舒适的海上工作、生活和娱乐场所。
3年多来,远望六号船10余次远涉重洋,圆满完成了运载火箭、国内外卫星发射及神舟七号和嫦娥二号等多次重大航天测控通信任务,安全航行近12万海里。
欢迎光临 旌湖河畔 - 德阳智慧城市让生活更有温度 (http://bbs.0838.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