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湖河畔 - 德阳智慧城市让生活更有温度

标题: 德阳川剧 迎来春之舞台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明    时间: 2011-12-6 09:54
标题: 德阳川剧 迎来春之舞台

“蜀戏冠天下。”一句古语道出了四川地方戏曲的无穷魅力。长期以来,川剧与蜀中灯戏、傩戏等地方戏曲共同创造了巴蜀文化的盛景。近10多年来,川剧虽然市场经营困难、发展道路坎坷,但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同时,进军市场的脚步也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后,川剧艺人们都期待着川剧能乘势振兴,迎来戏剧发展的春之舞台。近日,记者采访了德阳的川剧团和川剧艺人,深深感受到川剧独有的艺术魅力和充满希望的前景。

  川剧吸引的主要是中老年票友

  11月22日下午2时,广汉市金轮镇包公庙。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响起,由金桥川剧团编排的传统川剧曲目《姜子牙怒斩苏妲己》开演了。

  随着节奏明快的敲击乐,川剧演员们根据故事情节轮番上台,演绎着这著名的神话故事。咿咿呀呀的唱腔,灵动婉转;罄罄锵锵的曲调,起伏悠扬。每当演出到精彩处,台下便会响起一阵掌声和喝彩声。

  记者注意到,这个简陋的剧场大约能容下300多人,在当天的表演中,前来欣赏川剧的观众大约有180多人,基本上是中老年人,他们全情投入,听得如痴如醉。“川剧吸引的主要是中老年人,他们是川剧的忠实粉丝。”由于剧团创办者、董事长何国权去年重病后身体一直没有完全恢复,作为妻子的副董事长杜剑光在打理公司业务的同时,还要协助丈夫管理好金桥川剧团。她告诉记者:“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群体对川剧都充满了怀旧的情感,虽然这里交通不便,但他们为了看一场川剧,不惜租车前来。”

  来自成都的川剧“发烧友”王大爷对记者说:“都说要让老年人老有所乐,我们的乐就是看川剧,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这个爱好。”

  现年84岁的高梁明大爷是绵竹人,因为对川剧的共同爱好,高大爷和王大爷成为了好朋友。当天,高大爷专门搭车赶到包公庙。“我从小就喜欢川剧,现在退休了,对川剧更入迷了,每天不看川剧就好像少了点什么。如果不到这里来看戏,我就在家里看川剧的影碟。” 高大爷笑着说:“现在金桥川剧团在包公庙驻扎下来,我们都很高兴。这里每天将上演什么剧目,只要有一个人知道,就会电话通知其他人。这里不通公交车,大家就合伙租一辆面包车,每个人15元车费。”

  据了解,金桥川剧团成立于2002年3月,是一个由德阳鑫望压缩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办的民营专业文艺团体,现有专业演职员30余人,来自省内各地。近10年来,金桥川剧团演出了大大小小的剧目3000余场,经典传统大幕戏《柳荫记》、《御河桥》、《春江月》等剧目深受欢迎,观众人数超过100万,并曾参加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和《同一首歌》等大型演出。该剧团表演的《敦煌王道士》荣获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优秀演出奖”、四川省新剧目表演的“新剧目奖”;《三星堆青铜魂》参加四川省第十二届振兴川剧调演荣获“优秀演出奖”、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第六届巴蜀文艺奖以及德阳市首届文学艺术奖。今年11月18日,金桥川剧团表演的《佘太君挂帅》荣获四川省第二届优秀节目社区展演二等奖,这也是参选的川剧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经营面临市场化冲击

  包公庙位于金轮镇的乡间,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没有公交车直达。设置在包公庙内的剧场,也是一幢灰瓦白墙的老旧房屋,墙体剥落,屋内的横梁木已经变成了黑色,木制的窗户也只有窗框,玻璃不见踪影。狭小的舞台上,地板的表层已经磨花,油漆早失去了本来的颜色。台下的座椅也锈迹斑斑。

  对于选择这样一个简陋、艰苦的环境演出,杜剑光显得很无奈。“我们是今年5月7日来到包公庙,在这里定点演出。在这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剧团在多个地方流动演出,30多名演职人员四处奔波。而且由于演出地点不固定,不仅给戏迷带来不便,也让川剧演员们无法静下心来钻研川剧。”杜剑光对记者说:“为了让演员们能有一个稍微固定的演出场所,同时经费也能够负担得起,我们最终落脚在了包公庙。包公庙管委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看到演员们住在漏雨的简易棚子里,管委会特意修建了一排小平房,3天前演员们刚搬进去住,虽然是平房,屋子也很小,但演员们都很高兴。”

  至于为何将票价定为7元,杜剑光说,川剧面向的主要是中老年人,观众面不广,而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有限,如果票价太高,老年观众会觉得难以承受。为了满足川剧戏迷的爱好,他们就象征性的收取一点票价。

  如此低的票价,剧团能否盈利?“你看,我们一张川剧表演的戏票是7元钱一张,即便以观众满员计算,300张票一共是2100元。而场租、水电、演员吃住等的花销,一天的开支近3000元。如此一来,演出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赔钱。平均每个月公司要给川剧团倒贴5万元。再加上演员的服装、头饰大多是从北京、上海等地购买,一件戏服贵的七八千元,便宜的也要两三千元,十年来,公司用在川剧团上的投入达到了上千万元。”

  没有一个正规的剧场,没有一个正规的舞台,却有一场场正规的演出。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演出环境,金桥川剧团的演员们仍然表演得十分认真,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丝丝入扣、严整到位。“条件虽然艰苦,但这不能作为敷衍的借口。相反地,正是因为条件艰苦,我们更要保证演出的质量,要让每一场演出都是精彩的演出。”杜剑光说道:“每天下午从2点到5点,我们会表演不同的剧目。平时来看表演的一般在200人左右,到了周末则会达到300多人,可见川剧还是有市场的。”

  未来需要传统与现代融合

  川剧知识需要普及,川剧艺术需要推广。近年来,我市开展的送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进校园,广场文艺演出等活动的开展,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11月19日,在文庙广场举办的文艺演出中,川剧绝活《变脸吐火》、川剧小品《拜新年》等赢得市民们的热烈掌声。

  川剧如何吸引年轻人和青少年,如何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前不久,金桥川剧团走进四川省警校,开展文化进校园活动,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和意想不到的成功。警校的年轻学生都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赏川剧,深深陶醉在川剧优美的唱腔里。为了让学生们能了解川剧、会欣赏川剧,每出戏开场前,剧团都先简单介绍川剧的相关知识,以及剧情,并配了字幕机。表演结束后,很多学生表示,没想到川剧是这样美。

  “年轻人不看川剧,是因为他们不懂川剧。为了适应市场,我们也排演了一些现代剧,与当下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结合起来,演绎老百姓身边的故事,颇受欢迎。” 杜剑光说起了未来的打算,“下一步,我们想把川剧表演的剧目录制下来,发布到网上,并建立一个川剧QQ群,扩大川剧的影响力。”

  然而,在川剧艺术普及的同时,川剧的传承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川剧演员青黄不接,川剧绝活后继无人。作为德阳市1991年引进的戏剧人才,现年47岁的杨波可以说是唱了一辈子的川剧。不过,对于未来川剧的发展,杨波充满了担忧。“川剧文化要继续传承下去,就需要不断培养新的人才。一个好的川剧演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而是需要从小就培养,目前我市对川剧人才的培养还比较缺乏。”杨波说道:“川剧的变脸、吐火、水袖等绝活,一旦失传将是巨大的损失。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川剧的扶持,我们这些老艺人很愿意为川剧的未来发展出一份力。”

  川剧要振兴,希望在前路。201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刘玉顺就积极为川剧出谋划策,他举例说,在电视出现以后,中国的电影曾经同现在的戏剧一样,出现过很萧条的时期,但现在电影“活”过来了,现在看电影是一件很火的事情,他相信中国的戏剧同电影一样,早晚会重新崛起。刘玉顺建议,川剧可以向豫剧学习,河南为了发展豫剧,在河南电视台搞了“梨园春”,这节目火得不得了,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川剧也可以在电视上搞个栏目,栏目名好好想一想,学习河南的“梨园春”,引导全民关注。







欢迎光临 旌湖河畔 - 德阳智慧城市让生活更有温度 (http://bbs.0838.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