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提起创新,网友们首先会想到的必然是创新声卡。的确,创新声卡是公认的行业老大,很多产品被网友奉为经典神作。 其实,创新的NB不仅仅体现在声卡,在耳机/音箱以及音频领域的各个角落,创新都是有所建树的。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创新的一款颇具专业味道的入耳式耳塞——In-Ear2。
说其专业,主要体现在动铁单元的应用。动铁单元体积小巧,换能效率较高,具有完全超越动圈单元的解析力和瞬态反应,尖端的技术与动辄数千元的售价使得动铁已成为高端耳塞的代名词。Aurvana In-Ear是创新首次尝试动铁单元,丰富了产品线,同时也使得创新耳塞步入一流行列。
这次要介绍的的Aurvana In-Ear2是创新第二款采用动铁单元的耳塞产品,有了上一代产品的铺垫,Aurvana In-Ear2在外观与音质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耳塞的表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下文就将详细介绍下这款新品。
包装赏析
还没看到耳塞,单是包装就让人对它充满欲望。黑色的包装颇显专业气质,其上印有耳机倩照和银色“AURVANA In-Ear2”字样,富有时尚气息。从包装的风格便可猜测出耳塞必定是一款将专业与时尚完美结合的产品。 包装上注明可隔绝95%的外界噪音,这一指标已经达到主动降噪耳机的标准,令人惊讶。 包装背面印有耳塞的技术说明以及动铁单元结构图示,一目了然。 外观赏析 入耳式设计,符合时下的潮流。外观设计上,In-Ear2呈现出一种简约风格,简单的圆柱形设计,没有过多浮华装饰,更加经典耐看。 耳塞采用金属结构,工艺精湛,表面的金属漆呈现出高光质感,颇显身价,有金属情节的网友一定会喜欢它。 圆柱形腔体两侧分别印有“AURVANA”LOGO以及区分左右声道的标志。 远取其势,近取其神。仔细观察,In-Ear2的细节部分还是十分精细的,专门针对有“恋物癖”的挑剔烧友。 耳塞采用专业的平衡电枢驱动单元,阻抗42欧姆,频率响应为15Hz-16kHz,有着110dB/mW的高灵敏度,从指标上看是十分容易驱动的,专为随身听打造。 在耳塞的后部设计有栅格气孔,开放式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在动铁耳塞中十分罕见。这种开放式设计能有效提升耳塞的低频表现,彻底解决动铁耳塞低频不足的通病,同时也使得声场更为宽阔, 音色更加蓬松自然。。 细节赏析 In-Ear2的硅胶套可更换,取下后露出精致的耳塞腔体导管。
In-Ear2
In-Ear2 In-Ear2备有6种不同尺寸的硅胶材质的耳套,硅胶耳套与耳部贴合极其紧密,为95%的隔音率打下了基础。如果您身处的环境环境比较嘈杂,那么硅胶套是您的不二之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交通繁忙的街头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线材插头 In-Ear2采用双侧入线两侧等长的设计,有利于左右声道的平衡(左右不等长的导线,会导致电阻不同,并会最终影响音质,因此高端HIFI耳机通常采用左右导线等长设计)。 线缆长度1.2米,十分柔韧,具有比较好的耐久性,用力拉扯也不会出现问题。另外,耳塞还添加了滑动型调节器,防止听音乐时耳机线因摇晃而互相缠绕。 直型3.5mm插头采用镀金工艺,有效降低了线材对音质的影响,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附件丰富 In-Ear2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配件,保证了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十分贴心。
飞机插头转换器
清洁工具
带束线整理器的便携盒 测试平台 In-Ear2耳塞定位移动音乐,适合搭配随身听播放器外出使用。 另外,这款动铁耳塞素质较高,前端音源的丝毫缺陷在它的高解析力下都无法掩饰,因此,我们选择了音质较好的松下CT820随身CD播放器作为音源进行本次试听。 松下CT820 CD播放器相除了具有良好的音质和清澈的声底,还具有较大的推力。In-Ear2的阻抗为42欧姆,灵敏度为110dB, 在CT820的推动下可发挥出大部分功力,进而得到更准确的试听结果。 人声测试 我们欣赏音乐时,最为关心最常听的还是人声部分,人声所处的中频也是决定一款耳塞基调的重要部分,我们很期待In-ear2在人声测试中的表现。 《蔡琴民歌》基本上已经成为音箱/耳机产品的标准测试碟。蔡琴于1996年挑选十二首她过往专辑里的民谣,重新配器编曲,在台湾点将唱片推出翻唱专辑《民歌蔡琴》,你肯定也和我一样有如下的感觉:步入中年的蔡琴多了一分成熟的风韵。她的演唱有种对人生沧桑有所感悟的精致,红尘俗世在她看似轻描淡写的吟唱下变得如轻烟般飘渺,不着痕迹。假如换个人像这样来唱,定会被人讥为破坏了民歌自然的精神要旨,但蔡琴就有本事把技术手段的修饰调和成另一层次的纯洁,让人感受她的诚挚,这比不加修饰表露源源本本的自然要难得多。 人声听的是韵味,摇滚听的是劲爆。音乐不一样,对耳塞的要求自然不同,此阶段的测试主要是考察耳塞的低频表现。 1973年3月,《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中文译作《月影》或者《月之暗面》)面世了。这张专辑的推出是乐队声乐事业发展的顶峰,它以其对现实生活地不安、疯乱、恐惧描述和无尽的幻想空间构成了一个恢宏而极富内涵的音乐画面。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将乐队钻研数年的迷幻摇滚带到了极致。这张专辑在美国排行榜上难以置信地共停留14年,741周,这一记录,至今没有人能够打破 ,也让平克.弗洛伊德成为了超级巨星。 古典音乐作为音乐文化的沉淀,充满着理性和严谨,是全面考察耳机声场,音色,均衡性的利器,只有能演绎好古典音乐的耳塞才称得上真正的HIFI耳塞。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本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音质与总评 试听感受: 在音质表现上,In-Ear2继承了动铁单元的精髓,以声音的精确再生做为主要诉求,它三频均衡、衔接良好、强调还原度, 整体音色冷静直白,同时又不显得过于犀利和喧嚣,应该说是很冷很安静。这种精确的声音重播特性,适合追求真实声音的发烧友。 高频解析力较强,16000HZ的指标不算高,但实际试听中没有感觉到高频有任何瓶颈,延伸很好 。在小编看来实实在在的高品质16000HZ要强于很多劣质的充满水分的20000HZ。除了具有高解析力外,高频音色细腻柔和,在试听中很少出现齿音,十分耐听。 中频准确迷人,通透自然,解析力与密度兼具,同时又不存在多数动铁单元中频单薄的通病,有着淡淡的蓬松香味。 低频部分是In-Ear2的一大亮点,由于独特的开放式设计,其不仅有着动铁单元的瞬态表现和速度,还较传统动铁单元在低频量感和层次感上有较大提升。 声场方面感觉比起以往的入耳式耳塞表现来说更为宽阔,层次感更强,定位也更准。在交响乐试听中,乐器定位准确,能够拉开足够的空间,左边的更左,右边的更右,有明显的临场感, 。
另外,这款耳机阻抗为42欧姆,灵敏度110db,比较好驱动,普通的随身播放器即可让它发挥出9成功力。
试听中另人印象深刻的是,入耳式的佩戴方式很好的隔绝了外界噪音,95%的隔音率绝对不是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