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纪实
“学习黄继光,立志穿军装,英勇杀敌人,卫国保家乡。”在德阳,豪言壮语传诵了几十载。
德阳,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乡;黄继光,也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德阳有着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
2003年、2007年德阳连续两届被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五届被评为四川省“双拥模范城”。什邡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绵竹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二重集团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德阳与子弟兵有着血浓于水的情谊。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等3万多名官兵驰援德阳,与广大群众心手相牵,共同演绎了生命大营救、孤岛大挺进、群众大转移等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结下了患难与共的深厚感情。
德阳,英雄之城;德阳,双拥模范。
拥军优属 德阳争创“三连冠”
2007年,德阳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德阳军民以荣誉为动力,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为目标,全市双拥工作呈现出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氛围浓厚、活动经常的良好局面。
市委、市政府和驻军部队十分重视双拥工作,始终把双拥工作当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稳定大局的政治任务来抓。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六个纳入“的双拥工作思路:把双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单位和部门目标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计划,纳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全市建成拥军优属组织2736个、拥政爱民组织41个。市级机关各部门、121个乡(镇)和247个企事业单位均建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或服务组织。
德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重要内容的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政治教育计划。
德阳结合灾后重建任务,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新建维修6个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修缮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继光纪念馆,新建黄继光故居。
德阳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四川省国防建设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法律、规章、政策和制度,形成了一套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兼顾地方特色的双拥政策法规体系。
市政府服务中心大厅设立了现役军人”一站式“服务窗口,为现役军人办理房屋产权证、社会医疗保险等提供全程服务。协调安置随军家属13名,现役军人子女入学不受区域和户口限制,随军未就业家属每月生活补助468元,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各级政府全部将优抚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按照15%以上递增。落实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退役安置政策。4年来,全市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300余名。接收安置退役士兵1000余人,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500余万元,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经费近6000万元。建成社会福利企业60多家,吸收退伍、伤残军人1000余人。投入资金1.5亿元,对军分区、武警和消防部队及6县(市、区)人武部办公大楼进行重建和维修加固。积极配合部队完成训练演习、战备执勤和抢险救灾任务。2007年以来,先后为5万多名官兵提供过境保障。在“5·12”抗震救灾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全力保障部队生活,先后为部队送去价值1000余万元的粮食、蔬菜和生活用品,组织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586次,赠送锦旗468面,感谢信6万余封。
拥政爱民 双拥共建结硕果
在参与“5·12”抗震救灾、“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和“8·19”火车遇险抢险救援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和驻军官兵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壮丽篇章。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驻军官兵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灾。部队官兵累计抢救转移群众230219人,抢通道路128公里,运送板房和救灾物资3万多吨,抢救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700余万元,捐款捐物6000万元,涌现出李军、范晓林、胥怀君、荆利杰等一大批获得全国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黄继光生前部队、空十五军某部官兵当晚便抵达什邡投入抢险救灾,向灾区投送物资230吨,参与绵竹清平“小木岭大营救”,抢救转移群众1300余人。有“乌蒙铁军”之称的成都军区某炮兵团星夜兼程赶赴绵竹,徒步深入孤岛清平,护送转移群众7800余人,救护伤员1400余人,抢运救灾物资4万余吨。
去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驻德官兵5000余人投入抢险救灾。德阳市武警消防支队在清平用绳索营救群众;绵竹市人武部和武警德阳市支队组成突击队,成功解救出被洪水围困的群众300余人;成都军区某部陆航团又一次在清平和汉旺之间架起空中生命通道,先后将300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
去年8月19日,由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列车在广汉石亭江大桥遇险,危急时刻,正在附近加固河堤的广汉民兵冲上危桥,用铁锹和石头砸碎车窗,与列车工作人员一道,赶在车厢坠江前将乘客全部安全转移,创造了重大交通事故零伤亡的奇迹,3名官兵被铁道部表彰为“抗洪抢险勇救旅客先进个人”,授予“火车头”奖章,小汉镇武装部部长郑本禹被表彰为“全国防汛抗旱先进个人”。
驻军官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在重点工程建设、维稳处突和参建参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4年来,全市驻军、武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先后出动3万多人次,参与绵远河综合治理、人民渠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
部队官兵积极支持全市灾后重建。成都军区某部出动官兵592人,动用车辆3637台次,为灾区抢运红砖930.14万匹。武警水电部队常年驻守绵竹,为汉清公路抢修保通发挥了重大作用。海军和空军部队投入资金1.6亿元,援建了东汽“八一中学”、什邡蓥华“八一学校”和什邡洛水“蓝天小学”。
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德阳把双拥共建活动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纳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平安和谐德阳建设,大力倡导共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活动。全市结成军民共建对子150余对,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双拥共建示范点,参加共建活动人数达18万余人,基层双拥共建呈现出”内容丰富,活动经常,互惠互利,相得益彰“的崭新格局。
德阳已经形成具有德阳特色、反映时代要求的双拥品牌,新时期”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壮丽篇章正在德阳不断续写。
信息来源:德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