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之路
在德阳打造西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发展战略下,已有十余年历史,并获得市场认可的什邡沿山区猕猴桃无疑潜藏着巨大的机遇。但记者近日走访最早发展猕猴桃的什邡市湔氐镇发现,当地猕猴桃仍处在零散种植向规模化种植的过渡期。
家门口的市场
2011年8月30日,距离红阳猕猴桃大批量上市还有一周,湔氐镇下院村村民杨达发在自家地里忙着为收获做最后准备,同时接听来自什邡、德阳、上海的预定电话。
杨达发的家在下院村9组一条并不宽敞的村道旁,颇显隐蔽,但这并不妨碍4亩猕猴桃的旺销。“如果是当礼品送人,买主会有每箱25斤、个头平均的要求,自己买来吃的都直接装箱就走。”随着红阳猕猴桃声名鹊起,杨达发的“摊位”也从沿山公路退回到自家门前,他只需将猕猴桃装进专合组织统一印制的果箱,并放在门前,不出一个月就能售罄,就连被称为“下脚货”的次果也不会剩下。
从最初的2分地到现在的4亩地,杨达发种植猕猴桃已有6个年头,“当时就是看到猕猴桃易储存、好运输,也不需费神,4亩地2个人完全足够。今年亩产预计在7000斤左右。”6年来,猕猴桃的售价也从每斤3元飙升至15元, 以市价计,杨家今年的收入有8万元左右。现在,猕猴桃已经成为杨家5口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杨达发也成为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在湔氐建立的猕猴桃科研及育苗基地的首批获益农户之一。
大产业遇上小农户
1997年,自然资源研究所专家认为湔氐镇沿山一带的土壤、气候是理想的猕猴桃生产和培育区域,并在此建立集科研和育苗于一体的200亩猕猴桃研究基地。2002年,自研所牵头成立什邡市宏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科研院所+公司+农户”的方式,以猕猴桃加工和销售为其主要业务。自研所在全镇范围内宣传猕猴桃未来的经济效益,推广种植技术,但每亩4000元的投入,加之三年才能挂果,除了如杨达发等极个别者冒险一试,农户们鲜有加入。下院村村支书魏先全回忆当时的情形:“之前农户以种沙梨、柑橘为主,头三年的沙梨味道甜、周期短,经济效益还比较好,后来慢慢变了味道,销路就不行了,所以农户对于改种猕猴桃很犹豫。”
虽然推广吃力,但科研成果却颇为丰厚。10余年间,猕猴桃研究基地收集保存了38个品种、45个种类资源和150004
多份猕猴桃基因资源,并且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红阳猕猴桃。据有关方面当时所作的市场预估,红阳猕猴桃上市后将会是同类价格的8至10倍。
2006年,在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的支持下,什邡市政府确定在下院村广泛种植红阳猕猴桃,建成1000亩产业化示范与推广基地,并且将其作为特色农产品打造。与猕猴桃种植配套的沿山区生态环境改造也一并进行。2007年,湔氐镇猕猴桃种植规模达600余亩,总产值480万元,次年,千亩猕猴桃产业化示范与推广基地基本建成。目前,湔氐镇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有2500亩,但其中多为政府引进的企业承包种植。
尽管猕猴桃表现出远超其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但本地农户的参与度始终不高,即便是当地政府承诺给予2009年种植猕猴桃的农户每亩1500元补贴,下院村的种植户也并未因此出现明显增长。
“功率”不足的合作社
61岁的李夏金也在路边卖猕猴桃。他家2009年种了一亩多,今年开始挂果,每斤10至15元的价格让他庆幸当年由大蒜改种猕猴桃的决定。“没人组织,都是自己卖,但是必须使用统一的水果箱包装。”李夏金身边摆着一个印有“下院”字样的纸箱,这是下院村猕猴桃合作社申请的注册商标。李夏金告诉记者,只有合作社成员才能购买使用这种包装箱,并且合作社会估算每户产量再售出相应数量的包装箱。
合作社的全称是什邡市沿山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2008年成立,主要成员都是下院村的猕猴桃种植户。刘祖国是专合组织负责人之一,又是湔氐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这两年一直在为猕猴桃的产量犯难。专合组织成立已有4年时间,社员也从最初的59人扩大到上百人,但始终未能形成稳定销路。“所有面积加到一起有6、7百亩左右,以大面积租种户为主,由于进入盛果期需要4、5年的时间,产量一直无法提升。”刘祖国说,社员的猕猴桃销售一直是“人自为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单位企业,一种就是摆摊销售,后者几乎是本地农户的不二选择。“没有规模,合作社就不敢统一回收销售,接了订单又无法保量怎么办?现在是供不应求,连什邡本地零售市场都没法满足,更别说啥远大理想了。”
专合组织需要在工商注册备案,通过规范社员的种植技术、统一采购种苗肥料、开拓市场等服务和经营活动或销售分红实现自身的盈利。在现有种植规模下,什邡市沿山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和市场服务需求非常有限,更无法得到社员的销售提成,少量的农资和包装箱盈利还不足以支付其聘请专家讲座的开支。合作社一直亏本运营,虽然资金缺口并不大,但这个说法背后的事实是:合作社发挥的作用也不大。
有头无身的龙头企业
9月6日,湔氐镇的猕猴桃进入收获期。一名工人驾驶着一辆满载猕猴桃的农用三轮车驶进位于下院村9组的宏发公司内。猕猴桃被卸在一个简易冻库前,筛选、贴标、装箱等都在冻库前的空地上完成。总共有30多名当地村民在宏发公司常年供职,从事公司500多亩猕猴桃基地的生产和管理,每年收获期,宏发公司还会临时聘请当地村民,这些工人以年龄偏大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为主。
宏发公司经营的猕猴桃主要来源于自有基地,只有1/3购自其他种植户。对于本地种植户而言,宏发公司的角色与经销商无异。公司与200来户种植户有一种松散合作关系,在售卖种苗时即与种植户签订产品订单,以参考当年市场价确定的收购价向订单户收购猕猴桃,再由公司筛选分级后统一销售。宏发公司开出的收购价一般低于市场零售价,种植户履行订单也具有相当的随意性。今年,市场零售价最高达到15元,宏发公司的收购价格则为8元至8.5元。宏发公司负责人董官勇坦言,每年的订单能有70-80%的履约率已算不错。10年前签订的合作协议上,宏发公司将猕猴桃的保底收购价确定为2元/斤,在市场价早已翻了几番的情况下,这个早已失去意义的保底价却一直未被修改,从中也可看出交易双方对协议约束力的忽视。
种植规模不仅困扰着当地政府和产业资本围绕猕猴桃产业化的所有努力,更制约了猕猴桃的附加值提升和产业链延长。2006年,一家饮料企业曾主动与宏发公司接触,商洽在湔氐镇建设猕猴桃饮料厂,但宥于种植规模,该计划被迫搁置。“直到今年,这个项目才被正式提出。”董官勇告诉记者,饮料厂目前已开始试生产,预计10月份就有产品下线。“我们将作为饮料厂的唯一供货商,但是最大的问题也在货源。一年要10万吨猕猴桃,这几乎是全省猕猴桃的总产量。”董官勇透露,宏发公司已经在绵竹租赁1500亩土地新建猕猴桃基地,但相对于饲料厂的需求,增加这点面积仍然杯水车薪。
信息来源:德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