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追求基础教育高位均衡的“德阳路径”

[复制链接]
小明 发表于 2011-11-16 12: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三大孔庙之一的德阳孔庙,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没有正门,只有侧门。何故?历史上德阳没出过御前状元。现代教育,当然不再以培养状元为目的,现代德阳,更以追求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来延续重教兴学的历史基因。
德阳追求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体现在当地决策者对教育事业的超前谋划,努力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的高位均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的高位均衡,城乡学生教育机会的高位均衡,从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未来发展奠基——这就是追求基础教育高位均衡的“德阳路径”。教育专家、四川省教育学会秘书长纪大海说:“孔庙开大门或许并不难,但要让每所学校均衡进步,每个老师追求高远,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更为不易。”
德阳的职业教育,是一张闪亮的名片,广为人知。今天,让我们关注追求基础教育高位均衡的“德阳路径”是如何行进的。
□熊伟 向朝伦 冉倩婷
抓教育就是抓基础、抓发展、抓希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力争5-10年实现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追求基础教育高位均衡的“德阳路径”特别突出“办好”二字。
德阳教育界流传一个段子:市里组织专家组起草 《德阳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里面有句话叫“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时有专家主张与其他地区的提法一样,不加“好”字,把规划草案交到市上讨论的时候,结果每个领导都画了圈,主张一定要“办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德阳的目标很明确:力争通过5-10年的时间,实现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
从德阳市到各区市县,教育都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与很多地方不同的是,德阳的教育目标考核,是“双线”考核,每年,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签订目标责任书,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双线”考核,确保教育发展优先谋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资源优先配置。
教育发展优先谋划。各级党委、政府把义务教育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大盘子,有关教育的议题在常委会上优先讨论、优先落实。近几年,全市基础教育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向镇(乡)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的要求,统筹规划布局,通过拆、并、迁、建,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698所整合为540所,近30万名学生受益。在成片开发的各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建小区,政府也同步规划中小学、幼儿园,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
教育经费优先投入。经费投入做到“三个增长”,即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6年,全市农村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8年,城市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教育资源优先配置。2006年起,全市开展教育示范镇(乡)创建行动,一批标准化学校已经矗立起来。“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投入各类资金78亿余元,恢复重建学校面积375万平方米,清除全部D级危房,加固C级危房,投入3.4亿元安装远程教育网络、配备仪器设备设施和图书等。未来几年,教育资源配置还将更加均衡。
办学条件的均衡,只是基础。通过师资水平的均衡,生源质量的均衡,落脚在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机会的均衡。追求基础教育高位均衡的“德阳路径”特别在意“公平”二字。
距离德阳市区110公里,距离中江县城75公里,距离普兴镇20公里,山丘深处的清凉中心校,是德阳市最偏远的乡村学校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学校,吸引了周围十里八村的1200多名学生来读书,其中45%为8公里以外的非片区学生。她的魅力何在?学校负责人指着整洁优美的校园,深有感触地说:“这还是得益于政府大力推动的均衡教育,办学条件好了,教师留得住,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是基础,更重要的还是师资、质量等软件水平。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近年德阳强力打造师资建设工程,推行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即: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构建省、市、县、校四级骨干教师队伍。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训培养工程,激励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县域内教师定期交流轮换,目的是让师资水平均衡提高。
德阳还在生源质量均衡上下功夫,该市小学、初中和高中招生政策写得明白做得实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与高中招生“硬挂钩”,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公费招生名额按50%及以上的比例划分到各初中学校,并向农村初中倾斜。阳光招生,张榜公布。
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在均衡提升,那么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整体均衡提升?德阳的教育质量均衡特别注重过程管理和常规管理,向课堂要效益,老师上课再不是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互动教学,自主学习,为师生所乐见。近年,全市开展常规管理年、教育质量提升年等主题年活动,教育教学质量呈逐年递进态势。
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好学?德阳提出让弱势群众的孩子一样能上好学。目前,德阳已经做到贫困生救助体系全覆盖。仅2011年春季,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除学杂费29万余人,城市免杂费补助资金688.5万元;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21万余人;资助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3.8万余人,补助经费1800余万元;市、县高标准建设特殊教育学校,视残、听残、智残儿童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建设留守学生之家,市财政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各县市区按每年每生不低于30元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与当地城市户籍的学生一样,100%就近安置入学。

精彩评论1

 楼主| 小明 发表于 2011-11-16 1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切,都是因为“公平”二字,追求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德阳希望做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尤其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的条件和机会,高位求进。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注重特色办学,为德阳经济社会发展,为学生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追求基础教育高位均衡的“德阳路径”特别强调“发展”二字。
地处成德绵经济区腹心,城市化、工业化卓有成效的德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921亿元,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195亿元,全省第二。谈到这些成就,德阳市委、市政府领导总不会忘记提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在德阳的“十二五”规划里,依然这样写着:“教育是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
与此相关的一个生动注解是,389万人口的德阳,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比例,居全省之冠。想不到的是,几年或10多年前,绝大多数中小老板还是务工人员——因为他们的血液里,含有创业的激情因子,而这,正是教育的功劳。
基础教育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德阳并不给学校升学率、培养状元的瞬时压力,而要求着力提升素质教育,建设特色学校,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包容坚韧的品格。一句话,重在孩子的未来发展。
柏隆初中是德阳旌阳区一所农村乡镇中学,4.5万平方米的校园,专门辟出1000平方米,建了一个“养正园”,园内芳草萋萋,落英缤纷,石头上、栏杆旁、指示牌上,抬眼可以看见儒家经典名句,一排巨大的横置的“V”形长廊内,壁上用行楷精心写着《弟子规》。校方介绍,学校的特色就是国学教育。一校一品,各展特色,这正是德阳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上,让学校百花齐放、特色育人的写照。走进绵竹市的孝德学校,外地来访者可以亲身感受到“德孝”文化;走进德阳五中,客人可以亲身体验到“博雅”文化……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学校,给各路参观者留下一个深刻印象:重建的学校很美,学生的心灵也很美,看到教师、客人总会笑吟吟行礼,问好。当地学校老师说,这是因为灾后重建中,教育部门和学校及时开展了“心灵重建”等一系列心理健康关爱活动。针对留守学生增多,家庭离婚现象增多以及社会多元发展的现实,德阳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市教育的基本要求,全市学校普遍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抚慰设备和专兼职教师,对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一帮一”、“手拉手”、“师生结对”等特殊关爱。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德阳在与地震灾后援建单位的商洽中,除了房屋、工程援建外,还提了一个“软要求”:培训自己的基础教育教师,短短3年间,全市上千名老师前往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同时,援建地区还派出教师和专家,参与教学,参与培训,灾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速提升。
良好的育人环境,佳美的素质教育和特色教育,还有不断增强的后劲,为德阳孩子未来的美好发展,为德阳明天的美好发展夯实了基础。

信息来源:德阳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QQ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1

粉丝2

帖子269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有温度
城市声音
智慧城市,智慧生活
意见反馈:rtmxk@163.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10-2020 德阳旌湖河畔( 粤ICP备170844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