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不敢嘲笑大人物,只能嘲笑小人物

[复制链接]
第四类伤痕 发表于 2010-8-22 07: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

    有一年年底,宋祖英在纽约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据说很成功,媒体报道时不约而同地用了这样的标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赵本山也去纽约演出,据说很不成功,还惹上了官司,媒体报道的宏大叙事一下子就不见了,甚至有媒体报道说这是美国华人律师借机炒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刚开始听上去还挺顺耳的,后来就越来越不知所云了,成了井底之蛙的自我辩解,仿佛那蛙在说:井底的也就是天下的。“世界的”也有好有坏,需要进行甄别,“民族的”同样如此。“民族”二字绝不是谁的护身符,正如人们发现“国际惯例” 也常常成为骗子的口头禅一样。

    看一下节目单就知道,宋祖英搬到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东西,还是内外有别的,并不就是春晚上塞给全国人民吃的年货——只在最后唱了一首《爱我中华》,但紧接着加唱了一首《美丽的美国》,算是扯平了。更多的节目,是没有任何“时代色彩”的民歌。也就是说,她给美国人带去了华丽的嗓音。

    赵本山却没有这个本事。美国华人作家撰文说,赵在纽约的表演“内容庸俗,言辞粗鄙,以嘲笑生理缺陷、插科打诨为能事”。一个华人律师说,“他们的演出无聊、下流,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看来他在内容上还是坚持了春晚方向,而且还发扬光大了一下。

    有媒体评论说,井水不犯河水,“喝自己的井水,让别人去歌颂河水吧!”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不过,假如赵本山在纽约很受欢迎,这个评论肯定要说不管井水河水,最后都要百川归海。没错,这井水“来自民间、扎根大地”,却未必那么“纯净、清亮、甘甜”。嘲笑弱者和弱者自嘲,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在赵本山的身后,有着千千万万的民间艺人。但这个传统的形成,不过是千百年皇权专制下,底层民众的怯懦、无奈和扭曲而已。

    以挖苦嘲笑别人为乐的节目,在美国不是没有,而且为数众多,那就是电视脱口秀。这些脱口秀的主持人一个个都伶牙俐齿,但是借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嘲笑残疾人、肥胖者和精神病患者,他们嘲笑的主要对象就是总统和明星,也就是有权有势者,从发音不准到智商偏低,从衣着打扮到私隐绯闻,想挖苦什么就挖苦什么,一点也不为尊者讳。他们认为,大人物的心理承受能力,显然应该比普通百姓强,更何况这也是一种民意监督呢。

    这样的“河水”要流过来,恐怕也真是水土难服。有人揭发某酒吧节目中“恶搞”大人物,于是迅速叫停,但是多少酒吧每天都在“恶搞”小人物,大家却习以为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QQ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68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有温度
城市声音
智慧城市,智慧生活
意见反馈:rtmxk@163.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10-2020 德阳旌湖河畔( 粤ICP备170844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