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月圆话中秋

[复制链接]
小明 发表于 2011-9-7 12: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据唐代欧阳詹《玩月诗》序说,一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八月居秋季之中,故称“仲秋”;而八月十五既居秋季之中,又后仲秋之中,故称中秋;在南方索性就叫“八月半”。
  古人虽不知地球是太阳的行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但对当空浩日、朗朗明月,无不怀有深深的敬意。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礼记》上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残月如弓,薪月如眉、满月如镜。翘首冉冉升起的皓月,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关于月亮和中秋的神话传说亦日益丰富。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故事,最早见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撰写的《淮南子》。嫦娥原是尧时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里请来的“不死药”,便飞到月亮中去了。还有一说,嫦娥由帝喾的妃子常仪演变而来。常仪善占月亮的晦、朔、弦、望;月宫则是嫦娥住处。汉代张衡说,嫦娥在月宫变成了蟾蜍,蟾蜍竟成了月亮的代词。古人大概怕嫦娥寂寞,晋人傅成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月亮又得了“兔魄”的浑名,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诗》风趣地说:“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宋代陆游则补充说:“月兔捣霜供换骨。”唐人更能凑趣。据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等笔记小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时吴刚因励志学仙修道而触犯了天条,被罚在月宫中砍桂,要将桂树砍倒才能回家。但那是棵神树,斧子过后,伤口即愈合,永远也砍不倒。吴刚怀念人间乡土,一直砍个不停,只在每年中秋之夜,稍息桂下,与人共享其乐。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异国神话也常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希腊神话里,月亮是从狩猎女神狄安娜手中逃掉的,是狡兔的避难之窟。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写过一个吴刚似的人物,“提着灯笼,牵着犬,拿着紫枝”。
  中秋为节,唐已定型。据《唐太宗记》,“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据说嫦娥此夜更加思凡,会把月宫中的一些宝贝撒向人间,谁若拾到,就会得到幸福。因而人人喜欢在月下玩乐赏月,谓之“待月华”。唐代诗人皮日休在一首咏中秋诗中曾写道:“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风流皇帝唐玄宗更喜中秋赏月,《明皇杂录》载:“唐明皇中秋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遂勅左右于太液池西,别筑高台,与妃子来年望月。”因而也出现了许多唐玄宗游月宫的神话,月亮上成了绘声绘色、繁花似锦的仙境。
  及宋,中秋节更普及也更热厨。孟元老撰的《东京梦华录》,追记北宋都城汴梁中秋夕盛况;“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市里,嬉戏连坐至晓。”
  明月清风,天空地净,桂下品茗,乐为心声;用现代说法,可谓声画对位的“蒙太奇”,多么高级的艺术享受。
  “花好、月圆、人长寿”,这月圆是团圆的象征,中秋节也成了团圆节。
  月是故乡明。每逢中秋佳节,我们便不由得吟诵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句,越发思念台湾、港澳的骨肉同胞和海外侨胞。这同时,又有多少海外赤子,吟诵着李白的抒情小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中寄寓游子思乡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QQ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1

粉丝2

帖子269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有温度
城市声音
智慧城市,智慧生活
意见反馈:rtmxk@163.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10-2020 德阳旌湖河畔( 粤ICP备17084402号 )